<tbody id="y4f5u"></tbody>
<dd id="y4f5u"></dd>

  1. <rp id="y4f5u"></rp>
  2. <nav id="y4f5u"></nav><dd id="y4f5u"></dd>
  3. <button id="y4f5u"><object id="y4f5u"></object></button>

    王寬誠資料簡介(個人簡歷及圖片)

    網友提問

    被瀏覽:9452

    關注者:288

    最佳回答:

    王寬誠(1907~1986)又名王文俠,香港實業家,浙江寧波人。早年在寧波經營國內口岸貿易、金融及輕工業。,

    王寬誠 - 個人簡介

    1937年到上海開設維大洋行,抗日戰爭勝利后,先后在倫敦、紐約等地成立分公司。1947年遷居香港,設立維大洋行(香港)有限公司,隨后創立幸福企業有限公司及數十家有限公司,經營金融財務、地產建筑、國內外貿易等業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歷任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第五屆常委,全國人大第四、五屆代表,廣東暨南大學副董事長,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第五屆全國工商聯常委,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榮譽會長。

    王寬誠是香港杰出的“寧波幫”代表人物,他是解放后最早在家鄉興辦教育事業的一個代表。1962年,王寬誠先生捐獻人民幣100萬元,在家鄉創辦了東恩中學和東恩小學,1985年他又捐巨資1億美元建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并在家鄉寧波特別設立了“王寬誠育才獎”。他的捐資辦教育之舉開了現代“寧波幫”捐贈的先河。幾十年來,他先后捐款支持香港及內地20余所學?;蛏鐖F,包括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等單位。

    王寬誠 - 生平簡介

    1907年生于江蘇靖江縣。父王啟芳為一小商行負責人。寬誠8歲入私塾讀書,讀完小學就去當學徒,先后在錢行、面粉廠工作。1932年25歲,應聘為太豐面粉廠采購主任。興利除弊,令該廠營業蒸蒸日上。 1935年28歲,與寧波富商合資開設維大鼎記面粉號。銳意經營,發展迅速,漸執寧波面粉業之牛耳。1937年在寧波打穩基礎后,三月轉向上海發展。在上海開設“維大華行”,后為適應當時環境而改名“維大洋行” ,經營面粉、木材、罐頭食品等生意。另外也經銷美國炮臺牌面粉,開辦外貿業務。后來又拓展銀行及地產業。在1938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前夕,國內大城市糧食緊張,上海被稱為“孤島” ?!熬S大洋行”為上海、華北地區糧商定購了大量加拿大、美國面粉,年達數十萬噸(整船包運),取代了傳統的洋商,緩解了若干大城市的糧荒。直至日軍入占租界,始中止此項國際貿。1941年日軍侵占上海,王寬誠的業務全部退入大后方重慶。1945年戰爭結束,10月返上海,重整“維大洋行”業務。加強對外貿易,經營各類進出業務。

    1947年7月,從上海到香港發展。購入一批地皮,發展大型物業。在香港陸續擴展各項業務,成立幸福企業集團等多家有限公司。其后又在美國、加拿大等地開展投資。1949年應邀率領“香港觀禮代表團”,赴北京參加新中國開國大典。1950年中國抗美援朝時期,捐獻飛機一架,帶動各界人士紛紛響應上海市長號召,出售香港房地產,集資500余萬港元,購買國內所需物資運入上海。1951年為推動北京旅游業發展,集資興建一流設施的北京新僑飯店,任首屆董事長。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二屆特邀委員。1959年及1964年先后任第三、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83年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1957年任香港香島中學名譽董事長。

    1958年任香港中華總商會第二十一屆副會長,以后歷任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九、三十及三十一屆副會長以及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三十二及三十三屆會長,1985年任當然永遠榮譽會長。1959年任中藝(香港)有限公司首屆董事長;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后為永遠名譽會長。1961年投資船務運輸業,為當時內地通往世界各國打開了一道海上門戶。1963年及1967年分別赴荷蘭及日本接收訂造之遠洋輪船。

    王寬誠資料簡介(個人簡歷及圖片)

    1962年捐資在寧波興建中小學各一家,定名“東恩”。東恩中學后發展為一家設備先進的完全中學,主要有寬誠教學樓與寬誠圖書樓兩座大樓。在東恩中學設有“王寬誠獎學金”。1963年捐款協助廣東暨南大學重建,任第一屆董事會副董事長。1965年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會董。1975年任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8年任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9年為配合國內開放政策,積極參與投資上海市工商界愛國建設投資公司,并任第一屆常務董事。1980年赴美國和加拿大考察,并在美、加發展地產業務。同年任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董事,浙江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名譽董事長,安徽省國際信托投資服務公司名譽董事長,福建華僑大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

    1980年創立香港甬港聯誼會,為推動寧波建設而努力。任第一、二、三屆會長。1986年任永遠名譽會長。1981年任澳門東亞大學校董,捐款資助該校建立圖書館。1982年任紀念宋慶齡國家名譽主席基金會理事,香港觀塘工商業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1983年任上海市信托投資公司常務董事,廣東省僑聯會獎勵基金會名譽理事長。1984年任上海市工商聯顧問,中華全國工商聯第五屆執行委員,寧波市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名譽董事長。1985年任滬港經濟發展協會名譽會長,上海工商學院校董會名譽主席,上海愛僑肢殘者福利中心名譽理事,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年鑒理事會港澳地區顧問,寧波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北京民治新聞??茖W校校董,上海工業大學名譽校務委員。

    1985年出資1億美元成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致力國家教育事業,培育高級科技人才。任基金會首屆董事會主席。1986年任浙江樹人大學名譽董事長,寧波旅港同鄉會名譽會長,中國老年歷史研究會顧問。1986年任中華人

    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副主任。1986年12月3日逝世于北京,享年80歲。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人士500余人前往醫院向遺體告別,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1989年4月,他的骨灰由親屬專程從北京護送到浙江寧波風景秀麗的東錢湖畔安葬。他的事業和“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等工作,由他的后人繼承,并按照他的意愿繼續發揚光大。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4651號小行星,在1998年10月5日獲得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正式命名為“王寬誠星”,以紀念他一生對中國教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的貢獻。

    王寬誠 - 事業發展軌跡

    寧波――上海開拓局面1932年,王寬誠應聘任寧波太豐面粉廠采購主任,該廠由于他的創議改革,營業蒸蒸日上。從而取得甬上胡、陳兩家殷實富戶的信賴和支持,于1935年在寧波泥堰頭合資開設維大鼎記面粉號,自任經理。他對待職工,唯才取人,訂立各項規章制度,賞罰有度,職工樂為其用。不出二年,維大鼎記號在市區及余姚、鎮海、慈溪各設有分號共六家,已執當時寧波地區面粉業的牛耳了。他每天下午4時來到本分號,查考一天來的業務情況,并安排指點第二天的工作,對于困難的問題,必提示有效的解決辦法。

    他在寧波既然打開了局面,獲得了一定的利潤,具有穩當的事業基礎之后,便醞釀面向外埠發展。于是在1937年春收縮了寧波部分分號,走出寧波開始轉向上海擴展業務,遂從中等城市投入了大城市。1937年3月,王寬誠在上海泗涇路30號掛出了“維大華行”的牌號。所經營的貨物除面粉外,還有罐頭食品、呢絨、木材等,面粉業務增加了經銷加拿大炮臺牌面粉,這時已開始內銷兼外貿了。

    接著,他又與人合資開設通合成地產公司、祥泰輪船公司。特別是與實業巨子李康年合作開設中國鐘廠,身任經理,制出高質量的“三五”牌臺鐘,蜚聲國內外。

    不久,上海淪陷,王寬誠調集百余萬元資金,退入大后方重慶。暫時采取穩健方針,不做有風險的運輸等行業,同時廣泛結交了當地的金融界上層人物。他在抗戰勝利已快在望的時候,又作好了調集外匯資金的準備。1945年10月,他自重慶飛返上海,立即投入重整旗鼓的緊張行動,首先把維大華行遷址于江西路漢彌頓大廈,改名為維大洋行,規模隨之擴大。通過新交舊雨的關系,先經營各類進出口業務。單就進口木材一項,獲利甚豐。接著又增加建筑材料、面粉、肥田粉的貿易。隨著業務的不斷興盛,漢彌頓大廈的行址已顯得局促,乃遷至廣東路五號十間門面的另一大廈。那時外商洋行對維大擁有雄厚的資力和興旺的業務引起注意,接著也就刮目相待了。

    1946年7月,國共談判破裂,王寬誠預感到在國內經商前途渺茫,決定另辟蹊徑,經過一年的籌劃,在1947年7月踏上另一征途――香港。

    上海――香港發展事業先期設在香港的維大洋行從此擴展營業,先是在新界購進一批地皮,那時香港地價大大低于上海,有利于建筑大廈,不過行業也很清淡。先生看準形勢,便在購進的地皮上建筑高樓,一年工夫,1949初,幾十幢高樓便矗立了起來,定名為海國公寓。這時適值上海及江南部分地區已獲得解放,有的工商界人士轉入香港,海國公寓正適合他們的需要。維大洋行因此獲得了巨額利益。

    直至華南地區解放,香港人心浮動,港幣因而大幅度貶值。正當港幣乏人問津之際,王寬誠卻果斷地大量購進。不久,人民政府對香港的地位聲明尊重歷史和現實,這才使香港日趨穩定,隨之港幣回升,王寬誠乘機拋出,一下子增加了一筆巨大的資金。

    兩次商戰勝利,轟動全港。與此同時,王寬誠又創立幸福企業有限公司及數十家其他有限公司,經營金融財務、地產建筑、船務、百貨、食品等業務。后來又在美國、加拿大等地開展商務。王寬誠以其擁有的經濟實力,在港澳及海外工商業界中信譽卓著,接連被選為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副會長,永遠榮譽會長。還在港澳十余個機構兼任名譽會長、董事、主席等職。

    王寬誠 - 收購廢幣

    王寬誠少年時曾在紙行當學徒,后來在香港神奇地拿錢買“紙”,拿“紙”變錢,不知是否與此有關。后來,王寬誠去了上海,經營面粉業,并涉足口岸貿易、金融及輕工業,很快致富,于1937年在上海開設維大華行??箲鸨l后,王寬誠將事業重心轉往香港。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之后駐港日軍強迫市民使用“軍用票”,停止使用香港匯豐銀行發行的鈔票,港幣頓時形如廢紙。手上握有一些港幣的王寬誠問一個英國商人,將來日軍戰敗,英國人收回香港后,匯豐之前發行的鈔票是否還能流通。英國人說:“英國人最講信譽,匯豐鈔票,到時十足兌現,毫無疑問?!?

    王寬誠深以為然,立即委托他人借口為某紙廠采購造紙原料,秘密收購港幣。三年多時間,王寬誠所購得的港幣,數以億計。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匯豐很快恢復營業,之前發行的港幣,恢復流通,而庫存的現鈔竟一時不夠供應,新鈔又來不及印刷。此時,王寬誠將這幾年按廢紙價收購的巨額港幣乘機出手,收購了大量物資,立刻成為富豪。匯豐銀行見狀,便以股票換取了他手上的一部分港幣,并請他做董事和行政負責人。匯豐自咸豐、同治年間在上海設立銀行,在中國已近百年,抗戰中,上海匯豐并入香港匯豐銀行。王寬誠高姿態進入匯豐,在當時是一件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事。

    王寬誠在資本市場上的傳奇經歷和歐洲巨富羅斯切爾德家族靠滑鐵盧戰役迅速暴富如出一轍?;F盧戰役的結果左右著倫敦股票交易所英國國債的價格,如果英國戰敗,那么英國國債將不值一文,反之將飛漲。羅斯切爾德家族靠密布歐洲的情報網,第一時間獲悉了戰役的結果――拿破侖戰敗。內森?羅斯切爾德立刻讓交易員大量拋售英國國債,由于國債被大量拋售,價格開始下跌,看到不斷下跌的國債,人們逐漸心理崩潰,跟著拋售,幾個小時后,英國國債的價格只剩原價的百分之五,此時,內森又讓交易員大量買進英國國債。兩天后,英國軍隊獲勝的消息才傳到倫敦,羅斯切爾德家族因持有大量的英國國債,已經成了英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有人估算,羅斯切爾德家族在滑鐵盧戰役之后的一兩天內賺到的錢就超過了拿破侖打十年戰爭的收獲??梢哉f羅斯切爾德是滑鐵盧戰役最大的贏家,也可以說,香港淪陷三年多,最大的贏家是王寬誠。

    雖然王寬誠以他精明的頭腦和對抗戰必勝的信心大發國難財,但他畢竟不是冷血之輩。1962年,王寬誠捐獻人民幣100萬元,在家鄉寧波創辦了東恩中學和東恩小學,并在家鄉特別設立了“王寬誠育才獎”。王寬誠捐資辦教育之舉開了現代“寧波幫”捐贈的先河。1985年王寬誠捐款1億美元設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并聘請專家教授組成委員會,對申請者進行嚴格考試,分批送到英美留學,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王寬誠涉足的行業還有地產、船務、百貨、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等。

    王寬誠 - 愛國義舉種種

    新中國成立后,上海維大洋行仍照樣正常營業,所屬的工廠也維持生產,他本人常來往港、滬兩地??姑涝瘯r,王寬誠一馬當先,捐獻一架飛機及其他有關物資,從而帶動各界愛國人士紛紛響應。不久,人民政府發行勝利折實公債,他首先認購7萬分,接著引起你追我趕熱潮,他也追認達到21萬分,由于國內資金不敷,特從香港調入外匯(相當于黃金2000兩的數額)。當時上海各報均有報導,并登了他的照相。他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相邀去東北老解放區觀光。返港后,他的東北見聞被發表在港報上,使香港同胞對新中國的情況有了真實的初步了解。

    王寬誠關心內地及香港教育事業和福利事業,幾十年來,他捐款支持香港及內地二十余所學?;蛏鐖F,包括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等單位。1985年又出資1億美元成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為國家培養人才(出國留學生)。初步方案是:1億美元基金不動,以其利息作為貸學金(年利息平時為13.5%,浮動時可達16.5%,約合1350萬美元),目前暫定出國留學生名額為50。如果留學生學成歸國報效祖國,貸學金可以減免,甚至可完全免還。但學成留在國外而不歸的,則要如數歸還。王寬誠對此曾說:“這樣既有約束,又不致人才外流,而且我這個基金會是不動本金的,就可以世世代代的辦下去,如積有余款還可擴大?!睂W生是經過自愿報名、嚴格考試、毫不徇情而錄取的,在全國重點省、市招考應試。他對所謂“重點”的說法又為親友的提問解釋說:“所謂‘重點’不是側重故鄉寧波,名額是全國各省市皆照顧的,只要是真才實學,不限地區,誰都可以應試、錄取,包括臺灣在內,現在我們正在趨向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一個偉大進程,如從這樣的民間渠道來溝通,終有一天會水到渠成?!?

    在“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成立后回港途經杭州時,還贊助100萬人民幣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興辦樹人大學。1986年8月,他還不顧八十高齡,風塵仆仆,帶領了全國政協港澳委員20余人往西北考察,從陜西、甘肅到新疆,對工廠、學校、國防工業、革命遺址、文物古跡、邊境口岸、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等等,他莫不饒有興趣。此行橫貫高原,歷經34個地點,歷時20天。他把考察后的感受在各個招待會上坦率抒發觀感。

    王寬誠 - 對家鄉的深情

    早在60年代初回到寧波時王寬誠就打算辦學、辦醫院。1962年即捐資人民幣100萬元,興辦中、小學各一所,定校名為“東恩”。東恩中學設在市區,“文化大革命”前曾在鄞西鳳岙橫街頭新建校舍。十年動亂過后,鄉間新校舍雖建成,但時過境遷,東恩中學仍留原地湊⒔紙萄А

    獲贊:451

    收藏:35

    回答時間:2022-06-21 22:45:04

    暖暖直播免费观看日本
    <tbody id="y4f5u"></tbody>
    <dd id="y4f5u"></dd>

    1. <rp id="y4f5u"></rp>
    2. <nav id="y4f5u"></nav><dd id="y4f5u"></dd>
    3. <button id="y4f5u"><object id="y4f5u"></object></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