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惠宗妥歡貼睦爾(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1333年―1368年在位,共36年。年號:至順、元統、至元、至正
元惠宗又稱元順帝,為明宗長子,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
1332年(至順三年)十一月,元寧宗逝世,太皇太后卜答失里下令立歡貼睦爾為皇帝,因為左丞相燕鐵木兒反對,所以一直到次年六月才繼位。1335年(元統三年)平定燕鐵木兒的兒子唐其勢的叛亂。當時右丞相伯顏的勢力很大,把持著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伯顏采取排擠漢人的政策,例如禁止漢人參政,取消科舉,而且不允許漢人學蒙古語,這些做法加深了漢蒙兩族之間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滿。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惠宗與伯顏的矛盾日益尖銳,后來在伯顏之侄脫脫的幫助下,元惠宗終于成功地廢黜了伯顏,并控制了政局。隨后,伯顏以前很多排擠漢人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廢除,例如恢復了科舉等等。1343年(至正三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脫脫(后改由阿魯圖)主持,于1345年(至正五年)修成。又頒布了《至正修格》。
后期不理朝政,但由于起義軍的勢力已經很大,朝廷內部又發生爭斗,因此元惠宗無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將領有時也各行其是,不聽中央統一指揮。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南方,責令北伐,徐達率領的軍隊逼近大都,元惠宗夜半開大都的建德門北奔,首先逃往上都,后逃往應昌,元朝滅亡。他在那里兩次組織兵力試圖收復大都,但都被明朝軍隊擊敗,于1370年(洪武二年)因痢疾在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勝旗達里諾爾西南)去世,時年51歲。
人物關系:
遠祖:
孛兒只斤?也速該
(1276~1328)
成吉思汗的父親
太祖:
成吉思汗鐵木真
(1162~1227)
元太祖
烈祖:
元睿宗拖雷
(1193~1232)
成吉思汗第四子
天祖:
元世祖忽必烈
(1215~1294)
元朝皇帝
高祖:
孛兒只斤?真金
(1243~1285)
曾祖:
孛兒只斤?答剌麻八剌
(1264~1292)
忽必烈之孫,元裕宗真金第二子
爺爺:
元武宗海山
(1281~1311)
元朝第三任皇帝
叔祖父:
元仁宗巴彥圖
(1285~1320)
元朝第四位皇帝
父親:
元明宗和世剌
(1300~1329)
元朝第九位皇帝
兒子:
元昭宗愛猷識理答臘
(?~1378)
北元第二位皇帝
孫子:
天元帝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
(1342~1388)
北元第三位皇帝
孛兒只斤?額勒伯克
(1361~1399)
,蒙古族
曾孫:
孛兒只斤?坤帖木兒
(1377~1402)
蒙古第二十任大汗
兄弟:
元寧宗懿麟質班
(1326~1332)
元朝第十位皇帝
妃子:
戈小娥
元順帝淑姬
叔伯:
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1304~1332)
元朝第八位皇帝
同年(公元1320年)出生的名人:
滿都魯
(1320~?)
內蒙古自治區
陳友諒
(1320~1363)
中國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
湖北省仙桃
元天順帝孛兒只斤?阿速吉八
(1320~1328)
元朝第七位皇帝
內蒙古自治區
廖永安
(1320~1365)
明朝開國功臣
安徽省合肥巢湖市
陳秀甫
(1320~1395)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
+ 更多公元13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370年)去世的名人:
楊維楨
(1296~1370)
浙江省紹興諸暨
楊憲
(1321~1370)
山西省太原市陽曲
朱升
(1299~1370)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
朱杞
(1369~1370)
安徽省滁州鳳陽
康茂才
(1313~1370)
明朝開國功臣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
楊維禎
(1296~1370)
上海市金山區
+ 更多公元1370年去世的名人》